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1804971
 轉輪閻羅預言台灣毀滅地震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年前年後要抓都抓不聽話壞的人走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當來下生彌勒佛咒語和佛號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彌勒菩薩及其兜率淨土
作者: 轉輪閻羅預言台灣毀滅地震 日期: 2010.03.13  天氣:  心情:
彌勒菩薩及其兜率淨土
則 慧

  緣 起
  偶然間聽一位法師感慨地說:「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那麼殊勝,又簡單易行,為什麼現在卻很少有人修此法門呢?」
  回顧自己在學院的幾年生活中與人所談,或所接觸的書籍很少有提及介紹彌勒菩薩或有關兜率淨土內容。至今世人大都只知有西方極樂淨土,以為「求生淨土」即是指西方淨土,尚不知還有彌勒的兜率淨土,東方琉璃淨土等,於是就去請教一些法師,並翻看一些藏經,才知彌勒淨土竟是如此之殊勝、圓滿、簡單、易行。加上兜率淨土本身所特具的條件處於欲界、接近人類,擁有七情六欲的人類,比較容易往生。對於末法時代,根機遲鈍,且喜簡厭繁的眾生來說,不可不說是最好的修學法門。為此後學向大家簡單地介紹彌勒其人及其淨土的情況。
  因是初學,其中有許多錯漏之處望諸位法師慈悲指教。
  一、彌勒軼事 處處化現
  大肚能容,了卻人間多少事;滿腔歡喜,笑開天下古今愁」。
  此對聯淋漓盡致,形象地刻畫出勒彌菩薩的氣度和胸懷。只要走進寺院,一踏進天王殿,就可見到大肚彌勒敞懷歡笑。彌勒菩薩的樂觀豁達,深植在中國老百姓心中,婦孺皆知。
  彌勒是中國的譯音,具足應曰:「彌怛利耶」,華文譯為「慈氏」,因其多生累劫修行「慈心三昧」故。慈氏為姓,阿逸多為名。阿逸多是梵語,華言「無能勝」,《悲華經》雲:「彌勒發願於刀兵劫中,擁護眾生,是則慈隆即世,悲臻後劫,至極之慈,一切權小皆無能勝,故以名焉。」據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》中記載:彌勒菩薩在過去無數劫時,有一世界,名勝華敷,佛號彌勒,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,聞佛說《慈三昧大慈海雲經》,即便信服,為佛弟子,發菩提心,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。於是舍家人山,勤修梵行,八千歲中,少欲無事,乞食自活,誦持《慈三昧經》,一心不亂。時洪水暴發,不得乞食,「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,生命垂危。時有兔王母子二獸,為護法久住,投入火中,供養仙人。兔王母子捨身護法的精神,對仙人教育很大,他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偈曰:「寧當燃身破眼目,不忍行殺食眾生。諸佛所說慈悲經,彼經中說行慈者。寧破骨髓身頭腦,不忍,敢肉食眾生。更發誓言:「願我世世不起殺想,恒不,敢肉,乃至成佛,制斷肉戒。」說畢,即投火中,與兔王母子並命。這個故事是慈氏一姓的由來,也生動地說明彌勒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的廣大慈心觀,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「寧破骨髓出頭腦,絕不啖肉食眾生。」常在定中觀察一切眾生的本性「平等平等,無有高下。」所以他說:「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。」由此清楚昭示了彌勒是一位素食主義的實踐者和倡導者。
  彌勒隨類應化的事蹟有很多,相傳我國六朝時的梁代,彌勒於浙江義烏縣城現居士身,化名傅翕,人皆稱他為傅大士。大士與梁武帝交好,常受詔入京,在宮中大開法筵,宮中諸人得益非淺。尤其是武帝深受其感化,而成為佛教的忠實信徒。但武帝愛妃郗氏不信佛法,譭謗三寶,因其罪業深重,終於急病暴死,墮入蟒蛇身。一日夜間郗氏托夢給武帝,哀泣雲:「我因生前譭謗三寶,故遭此長身大蟒,聖君如不代我敦請梵僧大德超度,那我永遠不得脫離……」。武帝醒後即徵詢滅罪之法,傅翕介紹鎮江金山江天禪寺寶志禪師,為之啟建無遮法會四十九日。妃後又托夢告武帝雲:「承做功德,已獲生三十三天。」「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」武帝對佛法的崇信,使佛教興旺盛況空前,這一點不能不歸功於彌勒化身示現的傅大士了。
  到了我國後五代,彌勒應化於今浙江奉化縣作布袋和尚,自稱「契此」,即「上能契合諸佛之理,下能契合眾生之機。」布袋和尚因能契合此方眾生,故自稱契此。又外號「長汀子」,因其身體肥碩故名。他終日袒胸露腹,出語無定,常持錫杖荷布袋,右手提羅漢珠遊化四方,見則求取,藏於布袋,故世人稱為「布袋和尚」。他雖然看起來有些瘋瘋癲癲,但為人預示凶吉禍福卻非常靈驗。人們對他的評價是「示人吉凶,必應期無忒。」他能預知晴雨,沾雪不濕.使人覺得神密莫測。更讓人感到驚奇的就是他呼風喚雨的本領。陰雨綿綿,人們厭煩了,只要去求他,他便拿著木屐,在大橋上倒立,雨立刻停了,太陽也會從厚厚的雲層中鑽出來;烈日炎炎,赤地千里,人們請他抗旱,他便穿上草鞋狂奔,老天居然烏雲密佈,大雨傾盆。布袋和尚且做了一首歌,走到哪里,唱到哪里,「只個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靈物,縱橫妙用可憐生,一切不如心真實……萬法何殊心何異,何勞更用尋經義。」由於他的許多神奇的舉動,當時人們把他看成是彌勒化身。
  在今浙江寧波天童寺齋堂門口有對聯雲:「彌勒示貧相,穩坐主位,當糾察拖耳耳拖長;密祖現海量,喜讓客僧,命侍者移座座位移。」此聯記載了一個有趣的傳說,據傳佈袋和尚遊化到天童寺,用膳時間剛到就坐上了方丈的席位,糾察趕來勸他離席,他就是不肯讓座,糾察便伸手扯他的耳朵,結果把他的耳朵拉了一丈多長,而身體卻絲毫不動。大家見此都驚得目瞪口呆,這時天童寺主持來了,主動讓位給布袋和尚,自己另立座位於對面。從此以後,每天午供的時候,布袋和尚就來了,不客氣地總坐在中央的主位,而天童寺住持用膳的位置就移了下來,每天和布袋和尚相對而坐,共同用膳。
  有一次,布袋和尚到福建化緣,在一位姓陳的居士屋前停下,在門上寫了一首順口溜:「吾有一軀佛,世人皆不識。不塑亦不裝,不雕也不刻。無一塊泥土,無一點色彩。工畫畫不成,賊偷偷不得,體相本自然,清清潔皎潔。雖然是—身,化身千百億。」可是人們看了後並未理解其真正的含義。於後梁貞明三年三月三日,布袋和尚來到奉化嶽林寺東廊,端坐於一塊磐石上,行將入滅之際口念一偈:「彌勒真彌勒,分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」。然後就在石上坐化了。因為他行為奇特,圓寂時又念了這個偈子,所以人們就認定他是彌勒轉世。
  由於布袋和尚在世時,總是笑口常開,給人一種親切感,所以後來人們就普遍把他作為彌勒菩薩的化身,從此,寺院中所供奉的彌勒像就是這種笑口常開,肚皮偌大的布袋和尚像。由上種種奇聞軼事,我們便可一目了然彌陀菩薩時常應化眾生的高大形象,故現代著名高僧太虛大師曾有偈贊雲:
  「彌勒菩薩法王子,從初發心不食肉。
  以是因緣名慈氏,為欲成熟諸眾生。
  處於第四兜率天,四十九重如意殿。
  晝夜恒說不退行,無數方便度人天。」
  二、諸佛授記 必得成佛
  彌勒全稱為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」,或名一生補處,或未來佛。曾經有七佛為之授記。十方三世有無數佛,從時間來說,過去有毗婆屍佛,屍棄佛,毗舍婆佛,拘樓孫佛,拘那含佛,迦葉佛,現在世界有釋迦牟尼佛,未來有彌勒佛。從空間來說:東方有妙喜世界阿閩佛,南方歡喜世界有空相佛,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北方蓮花世界有微妙聲佛,中間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。佛經上說:彌勒是賢劫千佛之第五佛,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萬年,他將重新出世於第十之滅劫繼紹釋迦牟尼佛,在龍華樹下以三會說法化度一切之人天眾。
  《慈華經》第五卷:《諸菩薩本受記品》有雲:於往昔過恒河沙阿僧祗劫有寶藏佛為之授記:「時寶藏佛,為其說法已,即授汜未來之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祗劫,人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祗劫,後分初,八賢劫,五濁滅已,壽命增益至八萬歲,汝於是中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號曰彌勒如來、應供、正偏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」
  據《彌勒上生經》說釋迦牟尼、預言,彌勒將成無上正覺。釋迦佛為之授記:「我從右脅生,汝彌勒從頂生;如我壽百歲,彌勒壽八萬四千歲,我國土土,汝國土金;我國土苦,汝國土樂。」又《大寶積經》雲:「爾時世尊即伸右手,猶金色微妙光明,無量阿僧祗劫善根所集,其指掌色猶如蓮花。以摩彌勒菩薩頂,作如是言:彌勒,我咐囑汝當來世,後五百歲,正法滅時,汝當守護佛法僧寶,莫令斷絕。爾時如來伸出金色手,摩彌勒菩薩頂時,於此三千大幹世界,六種震動,光明偏滿。」以上都是過去世諸佛為彌勒授記的記載。
  相傳,彌勒是古印度天竺婆羅門種姓。公元前六世紀,彌勒與釋迦差不多同時生在印度波羅奈國大婆羅門家。據說彌勒修行比釋迦牟尼早,但他勇猛精進不如釋迦牟尼,喜好交遊,愛吃穿,重視慧學。結果是釋迦牟尼後來居上了。在《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》裏,釋迦佛回憶說:「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,我於其後乃發道意,於此賢劫,以大精進,超越九劫,得無上真正之道,成最正覺。」後來釋迦牟尼成道了,他便前去聽釋迦牟尼佛說法,十分信服,認為其道才是真諦,於是便跟隨佛陀修道。由於勤學好問,專心一意,在佛學上有很高的造詣,深受佛陀的器重。所以佛陀選彌勒作接班人,予以授記,次當作佛。但這件事卻引起了一些比丘的非議。在《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中,優婆離問佛:「此阿逸多具凡夫身,未斷諸漏,此人命終當生何處?其人今者雖複出家,不修禪定,不斷煩惱」。佛說:「此人成佛無疑,此人於波羅奈國,劫波利村,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,結跏跌坐,如入滅定。身紫金色,光明顯赫,如百千日,上至兜率天,其身舍利,如鑄金像,不動不搖。身圓光中,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,字義炳然。時諸天人,尋即為起眾寶妙塔,供養舍利。時兜率天,七寶台內,摩尼殿上,獅子床坐,忽然化生,於蓮花上,結跏趺坐,身如閻浮檀金色,長十六由旬,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悉皆具足,與諸天子各坐華座,晝夜六時,不停地轉大法輪,度諸天子。」在優婆離等人的眼中,彌勒是個「不修禪定,不斷煩惱,未盡諸漏」的一介凡夫,而佛為他記?作佛是難以接受的,說明二乘人的偏見,對一乘佛道是不能望其項背的,而彌勒的精神則體現於菩薩在艱苦條件下,行菩薩道,著重利他,於利他中實現自利,完成佛國依正莊嚴。
  彌勒被指定為釋迦牟尼的接班人後,便先佛人滅,離開了人間,上升兜率內院,作將來成佛的準備,先做諸如說法、決疑,普度眾生這些究竟圓滿大覺者所必須要做的事。經過四千年(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)後,將下生人間,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會說法,化度九十六億眾生。所謂華林園,就是龍華樹茂密成林的花園。所謂龍華樹,就是枝如寶龍吐百寶花的樹。由此不難得知彌勒國土之莊嚴,及菩薩說法度生慈悲濟世的偉大胸懷。
  三、受無著請 神通說法
  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,其思想體系一般歸結為法相唯識系,性空唯名系,真常唯心系三種。其中法相唯識系從北魏時期傳人中國及其成立宗派以來,曾風靡全國,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其重要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。追朔其源,歷來無不公認彌勒菩薩為唯識宗之鼻祖。
  佛教的一叨經典,都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,悟覺人生真理之後,從大光明智慧中流露出來的。而彌勒菩薩是第一個繼承佛陀瑜伽唯識道理的菩薩。相傳佛當時親自給彌勒菩薩傳授唯識大法,講瑜伽法相唯識的道理,並為其授記次當為一生補處的菩薩,住兜率內院。未來佛彌勒菩薩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傳人,不僅要繼承佛陀的「佛位」在未來世教化眾生,而且還要發揚釋迦牟尼的「佛理」。但他住在兜率內院,又如何將佛法傳播到人間來呢?
  相傳佛滅九百年頃,中印度阿輸遮國,有無著菩薩人日光定夜升兜率天,參預內院法堂聞法,於彌勒處,受《瑜伽師地論》,晝為大眾宣講。弟子中有不信是彌勒說者,無著為釋眾疑,乃請彌勒降到人間,為眾說法,弘揚唯識。彌勒菩薩慈悲應請而至。每天的四點左右就駕著祥雲從兜率內院來到人間說法,即於輸遮那講堂,普施法雨。人皆只聞其聲,但不見其人,唯無著能見其形,聞其聲。凡所說法,皆約為頌,無著依頌解釋,乃成彌勒五論:—、《瑜伽師地論》,理無不窮,事無不盡,文無不釋,義無不詮,疑無不遣,執無不破,行無不修,果無不證(共一百卷,後有玄奘譯)。二、《分別瑜伽師地論》,顯觀行說,未傳我國。三、《大乘莊嚴論》,莊嚴大乘(十卷,波羅密多羅譯)。四、《辨中邊論》,顯主法相(三卷,玄奘所譯)。五、《金剛般若經論》,顯實相說(一卷,達磨笈多譯)。五論立義,罄無不盡。此彌勒菩薩之不朽之作經過無著、世親等諸大菩薩的弘揚,流傳至今,成為法中瑰寶,此彌勒菩薩之功不可磨滅。
  四、兜率淨土 殊勝易修
  大乘佛教所講的「淨土」,是相對於世俗眾所居住的所謂「穢土」、「穢國」而言的,用以指佛所居住的國土。《大乘義章》說:經中或時名「佛地」,或稱「佛界」,或雲:「佛國」或複說為「淨?、淨首、淨國、淨土。」因為大乘佛教說十方世界有無數佛,所以「淨土」也有無數。如釋迦牟尼佛的娑婆淨土;東方藥師如來琉璃光淨土;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;當來下生彌勒佛兜率淨土等。彌勒菩薩所住的是欲界第六重天中的第四天,音譯為「靚史多天」,義譯為「知足」,因為此天中的人,於五欲不生貪著,能了達因果的諦理,對「思衣得衣」、「思食得食」的境界能夠知量知足,故名知足天。慈氏住此天中的內院四十九重如意寶殿,晝夜常為天人說「阿稗跋致」妙法。第四天中還有外院,外院尚有男女對笑之習氣未盡,屬於凡夫,內院則無,故慈氏依此而住。這也是每一位最後身菩薩之住處,所以內院又名「一生補處」。因為彌勒上生於此,所以有彌勒淨土之稱。修彌勒淨土,在中國唐朝以前很盛行。如東晉時不少名僧,在信仰和修持方面,都十分熱衷於死後往生彌勒淨土;我國著名高僧道安法師曾帶領弟子在彌勒像前立過誓,發願往生彌勒淨土;唐代佛學大師玄奘,亦對彌勒淨土十分嚮往,去世之前一直誦念彌勒不已,希望往生兜率淨土。隨後由於竺法曠推崇《法華經》和《無量壽經》,「有眾則講,獨處則誦」,開創了彌陀淨土法門。由於大小彌陀經的翻譯,大家都發願往生西方淨土,所以到後來彌勒淨土人們連名詞都很少聽到。目前甚至有許多佛教徒根本不懂還有什麼叫「兜率淨土」的。而現所修的淨土,多是指西方淨土。其實在中國,關於淨土思想,極樂淨土和兜率淨土是同於後漢時代傳來,在當時民間的信仰中亦同時發展。隋唐以來,因有慧遠、善導等諸大師致力提倡弘揚極樂淨土的緣故,極樂淨土才比兜率淨土盛行。根據教理,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,是注重念力堅固,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得到彌陀如來不可思議佛力的接引。兜率淨土法門則是依「法相唯識」而建立。在理論上,教義上,此二淨土頗有爭議,以阿彌陀佛而言,此佛到底是化身,還是報身呢?有人認為彌陀佛「化身」,因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凡聖同居的「淨土」;有人則認為阿彌陀佛是「報身」,因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「報土」。「報身」、「報土」之極樂世界,凡夫俗子不能往生,因為能夠見到佛之報身者,必須是初地以上的菩薩。按照這個說法,往生彌陀淨土的資格只限於初地以上的菩薩,凡夫俗子只有念佛不退轉菩提心,漸進至於永久、才可能往生彌陀淨土。由此古時不少佛教徒便發願往生彌勒的兜率淨土。因為兜率天是欲界天,處於欲界,離人類很近,擁有七情六欲的人類,比較容易往生這塊「淨土」,受到彌勒的護佑,聆聽彌勒的法音。所以《心地觀經》說:「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……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,睹白毫相,超越生死,龍華三會,當得解脫」。
  又《慈氏菩薩略修愈誠念誦法》雲:「若欲現在,不舍色身,速證慈氏宮,同會說法,得大悉地者,若依此愈誠念誦,必獲無上大悉地」,臨命終時,彌勒菩薩放光接引,定得往生兜率淨土。所以修習兜率淨土是顯密圓融,收機最宏,修因簡易,得報殊勝,是圓頓無上之要道。
  五、彌勒淨土 勝它淨土
  彌勒淨土既然如此的殊勝易行,但它的狀況又到底如何呢?和其他的宗教又有何不同?
  我們佛教中所講的「淨土」,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有類似的描述。這種淨土可以是天上的,也可以是地上的。《聖經》中描述的上帝安排給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園,就是一片「淨土」。據《創世記》說:該處有河,分四道流向四方,園內果木茂盛,景色宜人。亞當和夏娃在園中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的生活。後來,他們因違背了上帝的命令,偷食禁果,便被驅逐出伊甸園,從此,上帝派天使把守住通往伊甸園的道路,再也不讓人們進到這片「淨土」中去了。
  基督教的「淨土」則是「天堂」,上帝派遣耶蘇為救世主,救贖世人,得救者的靈魂,可以升人天堂,和上帝—起同享永福。上帝的寶座前,有眾天使侍立,基督則坐在上帝的右邊,這很象眾菩薩,羅漢侍立於佛之蓮花寶座前的情景。
  伊斯蘭教信奉的後極樂境地,也稱作「天堂」,或稱「天園」、「樂園」。伊斯蘭教樂園是一個有樹木遮蔭,其中有乳河、酒河、蜜河和水河流過的美麗清涼的花園。這裏的人們,吃美味可口的鮮果和飲料、穿綢緞的衣服,睡舒適柔軟的床榻,以金釧和珍珠做裝飾,有大眼睛的美女和童男陪伴,生活無憂無慮,見面互道「平安」,可以盡情享受安拉給予的物質和精神的賞賜,
  而佛教所傳的淨土清淨莊嚴,其中以兜率陀天淨土最令人神往。釋迦牟尼佛以前曾在兜率天居住,從這裏降生人間做佛;未來成佛的彌勒,也住在兜率天,將來電從這裏降生人間成佛。彌勒成佛的人間淨土,是人們所盼望的、因「其地千淨如琉璃鏡。……叢林樹華甘果美好,極大茂盛,過於帝釋歡喜之國。城邑次比,雞飛相及,皆由今佛(釋尊)種大善根行慈心報,俱生彼國。智慧威德,五欲眾具,快樂安隱。亦無寒熱風火等疾,無九惱苦,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,無有中夭。人身悉長一十六丈,日日常受極妙安樂,遊深禪定,以為樂器。唯有三病:—者飲食,二者便利,三者衰老。女人年五百年,爾乃行嫁。有—大城名翅頭未。縱廣一千二百由旬,高七由旬,七寶莊嚴,自然化生七寶樓閣。……複有八萬四千眾寶小城以為眷屬,翅頭未城最處其中,雨化寶華,彌布其地。……浴地泉河流注,自然而有八功德水。……出妙音聲、遊集林池。……有州意果樹香美無比,普熏—切。雨澤隨時,天園成熟香美稻種,天衝力故,—種七獲,用功甚少,所收甚多,穀稼滋茂,無有草穢;眾生福德本事果報入口消化,百味具足,氣力充實……」又在這塊「淨土上」有「八色琉璃渠,——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……刁:四門外化生四花……花上有二十四天女,身電微妙,左肩荷佩無量瓔珞,右肩複負無量樂器。如雲住空,從水而出。若有住兜率天上,自然得此天女侍禦」?
  由上經文,可見彌勒的兜率淨土實在是…個充滿著快樂祥和、法喜充滿的園土,如人皈依三寶,稱念彌勒名號,就能往生彌勒淨土世界,除卻百億牛死之罪。
  六、欲生兜率 修淨願行
  綜上所述,兜率淨土有如此的殊勝利易行,所以眾生應該歡欣求生,但是如何修法.怎樣才能往生兜率淨土呢?
  凡修持一切法門中,不出「信、願、行」,欲求生兜率淨土,亦不例外,故信願行三者亦為求生兜率淨土的三大資糧:
  1、信:所謂信是斷疑生解,須知佛法如大晦,由信而深,人。《華嚴經》雲:「信力道源功德母,長養—叨諸善根。」我們若不具信心,則如是殊勝的兜率陀天終不能得到。而兜率淨土是彌勒菩薩受釋迦世尊殷勤咐囑,為欲度釋尊佛法中未得勝緣而得解脫者而建立的。《大寶積經·摩訶迦葉會》雲:「爾時世尊,即伸右手,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,作如是言:「彌勒,我咐囑你,當來末世,後五百歲,正法滅時,你當守護佛法僧寶,莫使斷絕,更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,爾時於此三千大幹世界,六種震動,光明遍滿」。由此我們當信如來金口宣說,應如是修持,決定上生兜率淨土是無疑慮的。
  2、願:願是發願。《法苑珠林》雲:「凡夫力弱,習惡固多,其心怯弱,初學佛法,恐畏退散,故當發願,扶持是行,乃至終身,無有障惱,隨種善根,願共含識,自在往來,彌勒內院,得至佛前,隨念修學證不退轉」。由此可知求生兜率淨土必須常發大願:「願為當來救度一切眾生,盡此報身後,而得生內院,親見彌勒慈尊,聽聞妙法,得證不退轉果。所以玄奘大師雲:「西方道俗,善作彌勒業;為同欲界,其行為成故」。於是大師,一生常修彌勒行,在般涅槃時,發願上生內院見彌勒佛,同時對大眾說偈雲:「南無彌勒如來,應正等覺。願共含識,速奉慈顏!南無彌勒如來,所居內眾,願捨命已,必生其中!」
  又有現代高僧太虛大師亦極提倡兜率淨土法門,於是將雪竇寺的晚堂功課的回向文:「四生登於寶地……十地」,改成:「四生升於內院,三有托化兜率……兜率內院慈氏尊,大智大悲濟含識……南無兜率內院一生補處,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。……上升兜率宮,同處龍華會,十方三世一切佛,摩訶般若波羅密。」
  3、行:行是實行。即是實際修持兜率淨土法門。兜率淨土法門,攝機最廣,行持最易,古德雲:「一念齋戒能為上品之修因;一稱慈氏聖號,便成彌勒眷屬。」《彌勒上生經》雲:「若有比丘,及一切眾,欲為彌勒作弟子者,當作是觀;應持五戒八齋,及具足戒,身心精進,不求利養,修十善法,一心思維兜率天上,上妙快樂,作是觀者,名為正觀」。又雲:「上品十善,謂一念頃;中品十善,謂—食頃;下品十善,謂旦至午。於此時中,心念十善,亦得往生兜率天上。」
  傳說昔時有一野狐,心念十善,即時生到兜率天。畜生如是,何況人為萬物之靈?尤其是從宿世來,多種善因,現世又能得聞佛法,如是修持,決定上生兜率是無疑慮的,總之欲求至速成就彌勒業者,當修六事行法:
  ?精勤修習福、敬、恩、悲田中,所作事等。
  ?威儀不缺,堅守諸戒,常稱聖號等。
  ?獻地掃塔,莊嚴道場,整修佛像等。
  ?香花供養,四事雜物,隨意給濟等。
  ?勤修有漏凡夫行三昧,聞思定等。
  ?廣讀大乘經典,演說修習十善行等。
  具備以上所述六事,則上品上生的行者,修習其中一二種,亦可得上生兜率淨土,得親見彌勒如來,聞法證果。而能修持六事行法者,其人臨命終時,必能獲得彌勒慈尊的大悲不思議力,由頂門放出眉間毫光;遣令無數的天子,雨曼陀羅花,來至眼前,奏鳴天樂,散播異香歌樂導引,迎上雲路,須臾之間,即到兜率陀天,安祥的坐在寶蓮台上,身心泰然自在。諸天子散花奏樂已,盡對初生者賀喜雲:「善哉!善信土,你於閻浮提,能廣修福業,精勤六事行,得上生此處,此處名兜率陀天,天主大聖彌勒尊,你當至速歸依,聽聞妙法,速證不退還果」。
  結語
  由上可知,兜率?土是欲界的無盡寶藏,唯一的樂土,我們不速求生內院,更待何時?又現時末法之際,魔強法弱,善知識難遇,法門難修,唯有修彌勒業,求生兜率淨土,親近彌勒如來,為最容易修證的法門。一生就到內院,無有品位的差殊,更無遲速的階漸,此確是末法中。渚修行者的方便中最方便的法門。經雲:「我涅槃後,五百歲法欲滅時,無量眾生,渴仰如來、發無上菩提心,願生兜率陀天,奉侍彌勒如來,證不退轉,將來同下閻浮提內,龍畢樹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此是釋尊為末法的我們而直說的,故祈有志之上,發菩提心,勇猛精進彌勒法,現在得生兜率內院,將來得赴龍華初會,蒙佛授記,這豈不是勝事中的勝事嗎?
(轉自學佛網:http://big5.xuefo.net/show1_5017.htm)
標籤:
瀏覽次數:263    人氣指數:463    累積鼓勵:1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年前年後要抓都抓不聽話壞的人走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當來下生彌勒佛咒語和佛號
 
給我們一個讚!